时间:2017-11-17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01

?

胃的位置

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窝下面,大部分在左季肋部,上与食管下段相连,下与十二指肠球部相连。

02

?

胃的形状

胃的形状因人而异,大致可分为:钩形胃、牛角胃、下垂胃三种。

1、钩形胃

图中水平线为骼嵴水平,下同

钩形胃又称“J”形胃。胃底、胃体、胃窦各部分的宽度大致相等,其胃内腔上下两部分接近一致,呈“J”字形垂直状,角切迹明显,胃的最低位置与骼嵴同高,这种形状的胃一般多见于体质强壮者,是三种形状中最常见的一种形状。

2、牛角胃

牛角胃又称高度张力胃,其位置较高,常悬在肋缘之下,横置于上腹部,胃的下缘常在脐上,呈牛角形状,胃腔上部特别宽大,愈接近幽门部愈窄,角切迹不明显,幽门偏向脊柱的右侧,是胃的最低部,这种形状的胃多见于小儿及矮胖体质之人。

3、下垂胃

下垂胃又称长胃、无力型胃,胃底较窄,胃体及幽门窦较宽大,胃腔上窄下宽,胃体垂直下降,而幽门左下方斜升,所以角切迹明显地呈锐角,胃大弯可抵达骼嵴水平面以下,移至进入腔内,幽门贴附于脊柱稍朝右侧,这是属于低紧张度的胃,多见于体形瘦长的人。

03

?

胃的组织结构

胃壁氛围四层,从内向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1、黏膜层

在空腹时,黏膜形成许多皱襞,当胃被食物充满后,皱襞即变为低平或全部消失。临床上,胃黏膜皱襞的改变,常表示有病变的发生。胃小弯、幽门部的黏膜较平滑,神经分布丰富,是食物必经之路,所以易受机械损伤及胃酸消化酶的作用从而发生溃疡。

2、黏膜下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组成,起缓冲作用。当胃扩张或蠕动时,黏膜可伴随这种活动而伸展或移位。此层含有较多的血管、神经丛和淋巴管。胃粘膜发炎或患粘膜癌时,可经粘膜下层扩散。

3、肌层

胃壁的肌层很发达,由三层平滑肌组成。外层为纵形肌,以大弯和小弯部分发达,中层为环形肌。在贲门和幽门处变得很厚,形成贲门括约肌和幽门括约肌,内层为斜形肌,由贲门左侧沿胃底向网体方向分布。以下逐渐分散、变薄,直至不见。在环形肌和纵形肌之间,含有肌层神经丛,胃的各种生理运动主要靠肌层来完成。

4、浆膜层

胃壁的浆膜层是覆盖在胃表面的部分。其覆盖主要是在胃的前上方和后下方,并在胃小弯和胃大弯处分别组成网膜结构。

04

?

胃的容量有多大?

胃的容积大约是-毫升左右。

05

?

胃是怎么排空的?

1、定义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

2、胃排空过程

食物刺激胃壁是促进胃排空的动力,当幽门括约肌开放,胃运动加强,胃内压大于十二指肠压时,胃内容物即可进入十二指肠。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内容物通过肠壁的各种感受器,反射弧引起胃运动减弱,排空减慢,对胃的运动和排空起抑制作用。当进入十二指肠的盐酸被中和,消化的食物被吸收,对胃的抑制作用便逐渐消失,胃的运动又逐渐增强,直至另一部分胃内容物被排到十二指肠。所以胃的排空是间断进行的。

3、胃排空时间

在食物进入胃后5分钟开始,正常情况下食物会在2-3小时排空,其排空的速度受食物的营养成分、性状的影响。

4、胃排空异常

过快:食物未经过胃液充分的消化分解,就直接进入小肠,排空过快会加重小肠负担,增加小肠疾病风险;

过慢: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持续刺激胃消化液分泌,损伤黏膜;由于食物在消化道中滞留时间过长,所以在胃中腐败发酵,产生细菌及气体,引起腹胀腹痛从而影响下一次进食。

七分养

专注食疗养胃五十年

好胃,七分靠养。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早期症状图解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性高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