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7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中医里经常说毒,这个“毒”到底指的是什么毒?身体里哪来那么多毒?

中医说的毒就是致病的因素,导致疾病的因素分为四类:内因,外因,病理产物形成的原因,其他病因。

①外因:是古人所称的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②内因:是我们身上的各种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起居、器官老化、保养与不保养等。

③病理产物形成的原因:就是痰饮、淤血、结石等。

④其他:包括外伤、手术、虫兽咬伤抓伤以及烧烫伤等破损现象。

在此我们主要讲: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伤人(致病)的五大特点:

1、“风”邪是百病之首,风的性子是轻扬开泄,易袭阳位,损耗阳气。风邪无孔不入,具有轻扬开泄之效果,能把人体毛孔和经脉打开,伴随其他病邪就可乘虚侵入身体。

①风湿:是体内风邪和湿邪联合,对身体的破坏,特点是游走窜动破坏,走到哪里哪里疼痛。

②水肿病人,就是风邪作用的结果,刚开始眼脸肿,然后是整个脸肿,最后是全身肿,此时不仅要消肿利水,更重要是祛风!

③风邪致病时导致病人肢体或者肌肉发生抽搐,不自主颤动。

④刷牙时从嘴角漏水,开始是疼,是外受寒邪的原因。

⑤不自主地面肌抽动,是受风。

2、“寒”为百病之根,寒邪收人气血。主要损耗阳气、元气。

寒湿邪是一切疾病的根源,寒邪耗损人体元气,湿邪耗损人体血液。当身体内部的有寒,在生命活动的每一时刻,脏腑时时刻刻都要调动出一些兵力(元气和)对抗寒邪深入脏腑破坏。所以,有许多患者经常进补,却总是气虚。还有许多患者常降火,吃凉药、和凉茶、吃冰冷饮,却总是怕热、上火。根本原因是寒邪气没有根除。寒邪气也是培养肿瘤和癌细胞、各种慢性病的温床,这就是现代肿瘤癌症已经成为普遍病的根本原因。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气血就会在经里发生“凝结”,也就是经脉阻滞,然后就产生疼痛等症状。《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必有痛也”。

3、“湿”为百病之源,湿邪缠人命。主要损耗血液、精、津、液。“湿”在中医又称为“痰饮”,“湿”在西医叫血脂、血栓、血粘稠或蜂窝组织等。

湿邪是一切疾病的根源,湿邪耗损人体血液。当身体内部的有湿邪,在生命活动的每一时刻,脏腑时时刻刻都要调动出一些兵力(血液)对抗湿邪深入脏腑破坏。所以,有许多患者经常进补,却总是血虚。根本原因是湿邪没有根除。湿邪也是培养、各种慢性病、炎症的温床,这就是现代疑难杂症反复发作,极难根治的原因。

①湿邪产生原因:食生冷饮,饭菜过油腻、过多的肉、鱼、海鲜、长期接触水,熬夜,喝酒、压力……

②湿邪的伤人特点是: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性重浊,性粘滞,性趋下,易袭阳位。湿侵入人体后,首先涉足经络,阻挡气在身体内的运行。比如腹泻,痢疾,肥胖,浮肿,高脂血、高血糖…

③湿性重浊,重就是困重、沉重;浊就是混浊。

④湿性粘滞,是指人感染湿邪之后,常是病情牵延不愈,如发烧时体温时高时低。

⑤湿邪趋下,易袭阳位,所以湿邪导致水肿,下肢水肿为典型特征。

4、“燥”为百病之援,燥邪伤人津液。

燥邪的特点是:性干涩,伤津液,燥最容易伤肺,肺喜润恶燥,燥邪入侵,人常会口干舌燥,干咳少痰或者痰粘难咯,大便干结。

5、热(火)邪伤神更伤心,热火之邪害人的特点有以下五种:热为阳邪。“火”为百病之果。

①专门伤津耗气。如胸闷气短,咳喘、哮喘、肺心病、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

②火性炎上。伤及心脑,如脑梗、心梗、脑血栓、中风、鼻炎、咽喉炎、食管炎、中耳炎等。

③易产生风邪耗散气血。低血压、低血糖、贫血特别是地中海贫血等。

④易扰乱心神。抑郁、失眠等。

⑤易致人体生疮痈。例如疮痈生长在外就是脓疮,痘,脂肪瘤等;生长在内部就是肌瘤、肿瘤、增生物、结块、血管瘤、囊肿等。

热火之邪侵入人体时症状,会发热,怕热、易上火、炎症、溃疡;口干,口渴,咽干,大便干结;而气是依附在津液上面,津是气的载体,火热使津液蒸发时也会顺便带走一部分气,所以人会出现气虚证状,如乏力,神疲懒言;上火之人是脸红,耳鸣,牙痛,咽喉痛,头痛;热邪易生风动血:是指最易让人肝风内动和血热妄行。因为热邪盛导致肝阳亢奋,肝阳化风,这时人就会出现抽搐,角弓反张,热极生风。

①“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热邪侵袭,导致血热,加速血行,气控制不了逐渐抓狂的血,所以人体就出现各种血热妄行或者出血症:牙龈出血,皮下出血,女性月经过多等。

②热邪导致“心火上炎、心神妄动、心烦意乱、睡眠不好、狂躁不安”。

这些身体之毒,怎么被排出?怎么样恢复健康?请继续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