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灸祛表寒 冬季,自然界寒气外放,人的阳气内收,这种天气对于很多人来说非常难熬。这时人体的阳气散发不出来,致使他们睡一整晚手脚都非常冰冷,让他们感觉自己就像掉进了冰窟窿,怎么也热不起来。冬季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来说,不仅难熬而且危险。所以利用“三九灸”生发人体阳气,对于一些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冬季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可利用“三九灸”,取温经通阳之品,温通经络,散寒祛痰以护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治疗一些宿疾。 中医里有六淫邪气,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淋雨涉水、汗出当风、贪凉露宿,会使外界环境中的寒邪引入体内;常食生冷损伤脾胃阳气,可致寒从内生,造成体内阴气过剩,阳气受损,表现为怕冷,易腹泻、感冒、浮肿,身体乏累,口唇色淡,尿频、尿量多,睡眠和食欲都很差等。 寒主收引,其性凝滞。寒邪入侵皮肤表层则表现为风寒感冒,出现恶寒无汗、颈项发紧、周身疼痛等症状;入侵经络关节则导致筋脉拘挛,肢体伸屈困难、疼痛;进一步入侵至脏腑,则伤及阳气。而且,寒邪容易与湿邪和风邪结伴,形成风寒与寒湿。中医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意为寒湿更伤身体,如风湿性关节痛的主要祸因就是寒湿。 另外,体弱的人更易遭受寒湿的侵袭。中医认为,“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意思是说,体质虚弱的人,阳气不振,难以祛除寒邪,进而湿气侵袭,以致血运不畅。尤其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容易出现寒和瘀的双重特征。寒气引起气血瘀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肿瘤。 三九灸散内热 许多人都以为只有夏天才容易上火,其实,气候寒冷的冬季也是上火的“旺季”。 冬季上火的原因大多可归于“燥”: 一是人们喜欢坐在开着暖气的室内,再加上进食大量肉类及辛辣食物,就好比“火上浇油”,使内热不断聚集。二是年末压力加大,许多人难免会烦躁、焦虑,也容易上火。“火”散不出去就成了“毒气”,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给各种疾病发作提供可乘之机。 寒包肺火易感冒。 冬季严寒,大家通常都只想到受寒了引起风寒感冒,其实很多感冒是“寒包火”,它是内热犯肺再加上外寒束表引起的感冒。有的人在燥热的房间内坐很长时间,又不注意补水,还过食肥甘厚味,天气虽然寒冷,但体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突然出门接触冷空气,一时适应不了,就会出现寒热交加的情况而发生感冒,表面是受了寒,全身怕冷发热,但又表现出口臭、便秘、咽喉肿痛、咳黄痰等上火的症状。 心火旺口舌生疮。 冬季气候干燥,若再一味吃补品或辛辣刺激食物,还可能引起心火旺盛,容易出现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心烦、失眠等症状。 肝火大头晕眼干。 夜间暖气太足导致的睡眠质量不好或经常熬夜打乱人体正常的作息时间,都会使得肝脏不能休息,于是只好加班加点排毒,造成肝火旺盛,容易头晕眼干。此外,还可能有急躁易怒、两眼发红等症状。 胃火盛口苦便秘。 酗酒,嗜食辛辣、油腻食物的人容易因湿热、食滞两方面原因造成胃火旺盛。轻微胃火盛者,好像永远吃不饱,其实是胃热给大脑的错觉;到火盛至一定程度,就会变得什么都吃不下。胃火大还有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结、便秘等症状。 三九灸适应调理人群 1、寒气束体 表现:怕冷,手脚冰冷,感冒流涕,头痛耳鸣,月经量少,痛经,有血块,性冷淡,不孕不育,颈肩腰腿痛等 2、内热上壅 表现:皮肤干燥,口舌生疮,脱发口气口苦,目赤目痒,牙龈肿痛,咽干咽痒,咳嗽,甲状腺结节,鼻炎,咽炎,失眠多梦等 三九灸黄金调理时间 1、黄金调理疗程 在三九天(年12月22日——年1月17日)内,连续6天做三九天灸。 操作:引气驱寒法、益气培元法和行气散热法,分别连续2次施灸 2、三九保养疗程 在三九天(年12月22日——年1月17日)中的任意一九内,做3次施灸。 操作:引气驱寒法、益气培元法和行气散热法各一次。 皮肤病专业医院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专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