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7-8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敬请点上方蓝色“常念阿彌陀佛”   灌顶法师给工作忙、没时间做早晚课的人,提倡“十念法”,他是用一口气叫一念,尽十口气。念六字、四字都可以,真正想念佛求生的人念四字。也不必多,也不能少,每天早晨起来、晚上睡觉之前各念十口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句一句接着念十口气。一生从来没缺过一次,也算净念相继,也没中断,平常养成习惯,临终十念,决定往生。只要不怀疑,愿生净土。不要看十念时间短,作用可大了,每天要如法去做,做到净念,十念里不夹杂妄想,比平常人做早课一个半钟点,里面夹杂很多妄想,功德大。没有妄想,属于净念,功德就大。关键就是要求恒心、耐心,每天早晚都做,一生不缺课,成功与失败关键就在此地。-

  每次称念十声四字或六字弥陀名号,自修者早起,漱口、洗脸,有佛像在像前合掌,没佛像,面向西方,念一次;晚睡前念一次;三餐饭前合掌各念一次;上午上、下班,下午上、下班各一次,共九次。养成习惯,每天最少九次,一次都不能少,得空增加,不能减少。共修者,凡讲经、开会、聚餐之前,大众合掌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

“十念法”不必念的很多,很多一定夹杂了,希望你生天念的次数多,时间短,里头不夹杂,功夫就得力了,一天念九次,念上三个月、半年后,一天念十次,二十次。三年后,每天念三十次、四十次,你功夫不断进步,每天你要修的次数多,逐渐逐渐,自自然然成就功夫成片,往生净土就有把握了。   念佛就像面对阿弥陀佛一样的恭敬。佛号从心里生起,口里念出,再从耳朵听进去,这样容易摄心,你就注意听你念佛的佛号,不要管其他的境界,这样愈念愈清净。-

  一天到晚,一年到头,这一句佛号决定不能离开。念的方法六字、四字都可以,决定求生就念四字。大声、小声、不出声心里默念也可以。不念出声,口动没有声音,叫金刚持,口动没声,不累,完全默念,口出不动。-

  念“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没有一个妄念,这四个字就灵验了,好象我们打电报给阿弥陀佛,他就收到了,如果加一个妄念,他就收不到,没有感应。-

  佛号声调很多,主要是念的心能定下来,就得力,一切要以适合自己为标准。-

  念佛是以绕佛为主,绕佛经行要开口念,要出声;止静休息是调身的,可以不出声,心里念佛或听念佛机声音,恢复体力,不出声最好;拜佛不能出声,出声伤气,伤身体,可以默念,可以观想。如果不念佛,听佛号,心里就没妄想。-

  通常念佛,在念佛之前,念一遍“弥陀经”,这一卷“陀陀经”是定心的,收心!我们的心散乱,一卷经念下来,心定下来了,然后念佛号才得力。乱心念佛号念得再多,不得力,要定心,要清净心念,心愈清净愈虔诚,感应不可思议。-

念佛十大好处

(一)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阿弥陀佛,你会心地善良,思想平静,杜绝一切邪念。

  (二)经常念佛,你会身体健康,颜色光泽,气力充盛,心情快乐,气息平和,各种疾病原则上不会再侵害于你,小毛小病也很快就会消失。

  (三)经常念佛,你不会再斤斤计较各种利害得失,不会再人为制造人际关系的紧张,不会因愤怒而伤元气。

  (四)经常念佛,一切恶鬼、罗刹、夜叉皆不能侵害于你;毒蛇、毒药、皆不能伤害于你。

  (五)经常念佛,可以远离各种是非场合,以及水火、车祸、歹徒、牢狱、刀兵等一切灾祸。

  (六)经常念佛,你的善良本性将成为言行主导,即使先前所作坏事(十恶不赦除外),也可在念佛后得到减轻或消灭。

  (七)经常念佛,你会心里坦然,白天淡然处理各种事务,夜间睡眠香甜,可避免失眠及恶梦。

  (八)经常念佛,知道顺应自然规律,不会有非分之想,不会去强加于人,于是所作之事都会吉利,真正做到心想事成。

  (九)经常念佛,你会常常有感恩之心,明白世事复杂,一切随缘,你会知道佛法无边,光明普照,于是潜心向佛,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十)在你临终时,心里无恐怖无畏惧,视死如归,无痛苦,无遗憾。因而往生到极乐世界。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namoamituofo

南無阿彌陀佛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每日早晚课诵(点击以下标题直接打开):

早课《无量寿经》第六品+晚课《无量寿经》第32~37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全文)

《无量寿经》悟道法师领诵(经文字幕版)

《海会圣贤》高清字幕版

《净修捷要》三十二拜(净空老法师领拜)

《佛说阿弥陀经》极乐世界美景摄受

《弟子規》《太上感應篇》《佛说十善业道经》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直播台净空老法师讲经直播:









































白癜风怎么样治疗
白癜风治疗小偏方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