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放假前的9月底,医院的甲乳外科来了一位86岁的老奶奶。“当时老人家胸前的血已经把衣服染红了一片。”主治医师何劲松回忆。血染的衣服原来,这位邢阿婆49岁的时候曾经患过乳腺癌,当时已经切除左乳,近几年肿瘤再次复发,侵袭了她的右边的乳房。“一开始身体发生异样的时候,我并没有太理会,想着年龄也大了,说不定肿瘤不一定会影响到自己的晚年。没想到肿瘤越长越大,竟长到了柚子般大小,且疼痛难忍,就连每晚睡觉翻身都成了问题,而且随着肿瘤的长大,慢慢压迫周围血管,乳房周围皮肤开始往外渗血。”邢阿婆说。邢阿婆的病情非常特殊,年龄大,手术风险高,且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的并发症,深圳市二院甲乳外科王先明教授团队在详细评估过老人的病情后,最终决定大胆收下老人为其手术。越洋电话寻亲然而,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老人身边竟然没有一个亲人,连在手术单上签字的人都找不到。医护人员一问才知道,老人家30多年前退休后和丈夫一起来到深圳定居,丈夫已过世多年,唯一的亲人是丈夫的侄子陆先生,医院联系到居住在香港的陆先生后,才知道他也已经是一位九旬的老人了,其子女也已经全部移民澳大利亚。于是,陆先生将女儿的电话给了医生,经过几番越洋长途沟通后,对方终于委托了专人来深,负责邢阿婆的各项治疗事宜。9月28日,经过乳腺外科、麻醉科、呼吸科、ICU等科的通力合作,邢阿姨手术成功,她右胸“柚子”大的乳腺肿瘤被顺利切下。老年乳腺癌比例增加专家提醒,近年来像邢阿婆这样的老年女性患乳腺癌的病例逐年递增,原因主要是老年女性群体忽视乳腺检查。许多老年女性患乳腺癌后并没有痛感,加上早期与子女缺乏沟通,不检查很容易遗漏,发现时往往就处于中晚期。因此专家建议45岁以后的中、老年妇女都应重视乳房健康,医院进行一次乳房检查,发现乳房上“肿块”或增厚,或有乳头溢乳及其它改变时,医院检查。科普:乳腺肿块的N种可能①.小叶增生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将乳房的良性肿块称为乳腺小叶增生,但这个称呼并不科学。小叶增生只是乳腺增生早期一个病理变化,月经前雌激素增加,可出现间质水肿,小叶增多,引起乳房肿胀甚至有结节,故称为小叶增生。月经来潮后,随着雌激素的下降,上述反应随之消退,这些属于生理反应。一般无需特殊治疗。②.囊性增生囊性增生是继小叶增生之后,当乳腺组织出现导管扩张乃至囊性扩张,故称囊性增生或囊肿病。囊性增生的特点是乳房轻度胀痛,但肿块比较明显,月经来潮前几天显著增大,伴有疼痛,月经以后肿块缩小,疼痛消失,呈周期性的变化。一般无需治疗,疼痛甚者,可在月经前半期采用温阳补肾的方法,促进黄体生成,而后半期则停用该类药物改用疏肝理气的治则。③.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到后期可伴有纤维增生,形成乳腺纤维腺瘤,这是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于20岁~25岁女性,呈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硬实,边界清楚,一般要靠超声才能诊断。纤维腺瘤是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无需手术切除。④.乳腺癌前期病变乳腺癌前期病变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形态学上有一定程度的异常增生,经随访有一部分病例可发展成为乳腺癌。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乳腺病理在目录的大分类上,第一位是浸润癌,紧随其后的是癌前期病变。癌前期病变分四类:小叶性肿瘤、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微浸润导管癌和导管内乳头状肿瘤。⑤.乳腺癌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虽然尚未能够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早期的乳腺癌,在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乳腺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乳头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多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已属晚期。此外,雌激素是部分乳腺肿瘤发病的先决条件之一。乳腺癌的发病从18岁~70岁不等,年龄多在30岁~60岁之间,尤其是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超过10年以上的妇女应密切监测。END资料来源:医院通讯员:帅菲斐科普来源:“医院”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2018治疗白癜风疾病最好的药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