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8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扎扎实实休息了八天,当了八天的咸鱼真的太爽了!!!

今天重新做人,更新了!!!

真不是我懒哈,是我觉得因为疫情大家憋坏了肯定会趁国庆放飞一下。

所以肯定没心情/功夫看,dei不dei??

所以我很贴心的,和你们一起休息了拔天。

今天来以问答的形式,来解答一些大家最常问的问题或者说是比较容易犯的一些错。

保证都是刚需,你们正疑惑着的那种??

懒得找图了,所以咱们就纯文字吧。

??????

01

外油内干到底要用什么产品?

外油内干这个词,大家肯定不陌生。包括我以前也相信过这个概念,因为肌肤缺水所以拼命的往外分泌油脂保护肌肤表面防止干燥。

乍一听还挺有道理,然后开始一顿补水。

后来我也怀疑过,肌肤真的会因为缺水所以往外分泌油脂吗?这有理论数据支持吗?

那如果不是这个原因,那为什么一边觉得紧绷绷的干得不行又同时一脸油呢?

今年上半年我去做医美的时候和医生无意中说到这个问题,医生说很简单啊这就是油皮屏障受损的表现。

我一想,还真是…

一个油皮,屏障受损后。

肌肤无法锁住水分,那脸肯定干啊。

但是油皮本身该出的油,是一点都不会少出。

所以就会出现一摸一手油,又干的不行一上妆甚至爆皮的现象。

这时候,补再多水也没用。

因为屏障受损,锁不住啊。

你这里补着,它那里挥发着。

看到这里想必你们已经猜到解决方案,非常老套的四个字:修复屏障??

至于怎么修复,这里就不多说了。

老生常谈说了几百遍的问题,随便一个平台搜一搜都有标准答案,不是什么未解之谜。

02

粉饼和蜜粉饼哪个更好用?

上个月的爱用不是写了AQ的一个粉饼么,结果后台有不少姐妹问我这个粉饼和他家大名鼎鼎的蜜粉饼比哪个更好用?

我才意识到原来还是有很多人分不清粉饼和蜜粉饼这个问题!

这两者没法比较,因为功效不同。

蜜粉只能用来定妆,定妆的意思就是帮助底妆更持久更完整的在脸上。

是用在粉底液/粉霜/粉膏之后的,当然如果皮肤底子好擦完妆前就用蜜粉定妆也是可以的。

而蜜粉饼就是把蜜粉压成饼状,便于携带。

而粉饼是固体的底妆,简单来说就是粉饼=粉底液/粉膏/粉霜。

所以粉饼遮瑕/修正均匀肤色/遮盖毛孔的效果都很不错,因为它本质就是固体粉底。

它的使用顺序是用在妆前后面,用完后妆面是比较干爽的所以也没什么定妆的必要了。

当然现在几乎没什么人这么直接用粉饼上妆了,因为粉饼的颗粒感会比较重换言之就是妆感偏重。

现在大家都追求自然0妆感的妆面,粉饼确实不是首选。

但出门补妆,粉饼是绝对的王者。

无论你脱妆脱的有多狼狈多斑驳,只要选了适合自己肤质的粉饼盖上一层。

瑕疵/毛孔/油光/不匀的肤色等问题,都能轻松解决让你一下回到刚出门的状态。

啥,你问我能不能用粉饼定妆?

可以是可以,我妈那个年代她们好像都是粉底液后面再盖一层粉饼。

但是妆感会格外的重,有面具感。

而且因为粉太多了所以容易斑驳卡纹,没必要哈。

03

为什么我用了很多修复屏障的产品,红血丝还是不见好呢?

首先我们要分辨一哈脸部泛红和红血丝的区别!

像我的脸就是平时没啥问题,也没有明显的红血丝。

但极易泛红,冬天吹冷风/从冷的地方到热的地方/在热的地方呆久了都很容易泛红。

这个泛红就是脸蛋两大块红扑扑的,就是我们俗称的高原红。

这种情况,用一些修复屏障/舒缓/温和的产品可以有很好ba的改善。

但如果你不是一整块泛红,而是无论什么时候脸上都有非常清晰一条条的红血丝。

这个情况用啥护肤品都没用,而且可以说是完全没用。

只有医美能解决,具体可以去搜一下“染料激光”,见效很快不难解决。

04

睡眠面膜到底好不好?是不是必须得敷着睡觉才有效果?

睡眠面膜一般有两种质地,一个是乳霜/乳液质地,一个是果冻凝胶质地。后者我不建议敷过夜,因为果冻凝胶质地水的含量比较高。敷太久了,容易造成肌肤过度水合,也就是把脸泡发了。前者随便敷,想怎么敷怎么敷。因为说实话,乳霜/乳液质地的涂抹??眠面膜和面霜没啥区别,或者说本质就是面霜。你把面霜多擦点擦厚点,那就是涂抹面膜。涂抹面膜取可吸收的量少抹点,就是面霜。我很喜欢腊梅的那个紧致面膜,所以我经常用它代替面霜直接用完睡觉的。但我个人是不喜欢把涂抹??眠面膜抹的厚厚的过夜,太难受了。油乎乎的肤感+弄脏枕头,这是无法避免的。而且没必要,不是说你敷多久皮肤就能吸收多久。有效成分吸收是很快的,后面其实就是多余的油脂在脸上最多起个封闭的作用。所以即使是好用的睡眠面膜,也不是说必须得敷着睡觉才有效果。敷半个小时,实在不放心敷一个小时足够了。或者也可以在护肤流程结束后,取可吸收不厚重的量最后再擦一层。

05

卸妆油卸妆水卸妆膏,哪个最好用?卸妆水是不是伤皮肤不能用?

这个是我日常生活中,朋友问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这三个其实只是不同形式的卸妆,没有办法比较哪个最好用。

就好像你问我粉底液粉膏粉霜哪个最好用一样,是不是没办法比较?

首先从卸妆力度来说,卸妆油肯定是三者里最强的。

毕竟以油溶油嘛,一次性都带走。

而且直接上脸就行不需要化妆棉等辅助工作,减少对肌肤的摩擦会更温和一些。

缺点就是使用感比较油腻,而且因为是液体所以有时候会流到身上比较难控制。

卸妆膏的卸妆能力稍微差卸妆油一丢丢,因为为了做成固体有的会添加蜡。

就没有卸妆油那么的“纯粹”,但本质其实还是以油溶油所以卸妆力度还是不错的。

因为它是固体,所以用起来不会狼狈,用多少挖多少揉开后上脸就行。

而且因为水含量比卸妆油高,所以使用感也会比卸妆油更清爽一些。

卸妆水是争议最大的,也是很多人最不推荐的。

但还是那句话,凡事无绝对。

如果本身是敏感肌,确实不适合卸妆水。

因为卸妆水需要倒在棉片上,通过摩擦的方式带走彩妆。

过多的摩擦对敏感/屏障受损的肌肤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健康的肌肤用是不用担心的,摩擦甚至可以帮助带走老废角质。

去欧美就会发现老外都很喜欢用卸妆水,因为他们角质层比较厚。

卸妆水清爽的质地,以及不需要乳化的懒人操作是很多人喜欢它的原因。

但这也注定了它的卸妆能力是最差的,适合卸防晒/日常妆,浓妆它真的有点吃力。

卸妆啫喱/卸妆凝露,本质上就是不同形式的卸妆水。

大家按需选择就行,我个人是最常用卸妆膏的,浓妆用卸妆油,懒得乳化又是淡妆的时候就用用卸妆水。

06

为什么我跟着美妆视频学修容高光化出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呢?

这个问题我是替自己问的,因为这是我近几个月才发现的一个问题。

你么也知道早些年我们化妆就是擦个粉底化个眼妆打个腮红抹个口红就完事了,修容高光的重要性是后面才被强调的。

所以我相信大部分人化修容高光都和我一样是跟着视频学,别人说化哪我们就化在哪完全不去结合自己的脸型去考虑。

就比如博主都很喜欢在眼下颧骨上打高光,让自己的脸看起来更饱满通透。

我之前一直也都是这么化的,自我感觉还非常良好。

但其实我的颧骨是有点外扩,太阳穴有点凹的…

这么化只会让我的颧骨更显眼看起来更扩更飞,简单来说就是还不如不化。

相反如果我从太阳穴往颧骨方向轻轻的扫一点修容,就能让颧骨稍稍的收进去外扩的不那么明显。

所以在修轮廓之前,先好好照照镜子把自己的脸看明白。

你想强调哪里/让哪里更饱满,就在这里刷高光。

你想让哪里收进去,就在哪里刷修容。

切勿照搬照抄,因为不会有任何人脸型和你完全一样。

每个人面部问题/需要改善的地方都不一样,所以一定要好好看自己的脸然后多去试!

07

为什么我的痘痘一直好不了?

这是之前我一个朋友问我的一个问题,她其实并不是非常严重的痤疮脸就是屏障受损+痘痘比较多但一直都不好。

我就说你把你日常用的护肤品拍给我看一哈…

结果我一看,嚯A醇、护肤油、美白精华啥一应俱全,外加一只医生给她开的阿达帕林凝胶。

她觉得护肤品正常擦,甚至美白+抗老也要同时抓只要额外再擦一个祛痘产品就可以了。

我:?

痘肌姐妹你们都给我听好咯,长痘和炎症脱不了关系。

祛痘先抗炎!!!

什么美白抗衰老的先放一放,肌肤在发炎就别考虑别的了。

先解决炎症问题,因为美白抗老保湿这些都得建立在健康肌肤的基础上,不然都是白瞎。

护肤品选择抗炎的然后精简护肤,别里三层外三层的。

减少对肌肤的摩擦、尽量避免使用含油分的护肤品、也不要敷面膜哪怕是祛痘面膜(粘土清洁面膜可以)、记住这三大铁律。

也许这过程中肌肤会干燥紧绷甚至起皮,忍一忍!

扛过了痘没了,咱想干嘛干嘛??

08

我用什么乳液/面霜,都特别油很不舒服,必须得用吗?

护肤没有什么是必须得用的,一切按需选择。

简称怎么舒服怎么来!

现在主流的护肤步骤是化妆水-精华-眼霜-面霜/乳液,但并不是必须得有这些步骤。

比如有些流动性比较强质地像水一样的精华,我就会用来代替水。

上面也说过了,我还会用涂抹面膜代替晚霜,有时候其实还会用护肤油代替晚霜。

因为乳液/面霜的主要功效其实还是封闭,可以理解为锁住之前涂抹的有效成分/防止水分蒸发,让肌肤一直维持水润的状态。

但其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很多精华本身就是乳液甚至油状了,已经有封闭效果了。

如果你用完觉得足够滋润了,后面其实完全不需要再叠加了。

记住:按需选择,没有固定模式!

本来想多写几个问题的,但我没想到自己废话这么多。

才8个问题就写了近4k字…

而且还没图,怕你们看滴眼花所以今天就先这么多吧。

如果你们还有别的想问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问我。

我看看大家问的最多的都是啥,如果多的话咱就再写一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