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71218/5941903.html谷雨过后,正值春夏交接之时,此时气温逐渐升高,雨水慢慢变多,身体湿气不宜排出,如再加上生活方式不健康,湿邪就很容易入侵。湿气遇寒成为寒湿,遇热则成为湿热,遇风则成为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 壹 判断--身体是否有湿气 从身体的这五个信号来判断: 1.疲倦无力,无精打采,懒得活动; 2.满面油光,毛孔粗大; 3.舌苔很厚; 4.大便黏腻,马桶总冲不干净; 5.总觉得身体沉重,浑身不清爽,腿像灌了铅。 以上这些信号都与湿邪的特点有关。 湿性重浊,所以感受湿邪后,会觉得全身非常沉重,好像被什么东西捆住一样,不清爽。又因湿性趋下,容易侵犯人体下部,故双腿沉重尤为明显。湿性黏滞,停滞于大肠,则大便总是很黏腻。 湿邪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人之所以会感受湿邪,跟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也就是后天修为毁坏了我们的体质。 贰 这些习惯容易导致湿邪入体 1饮食结构不合理病从口入,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了过多的高热量食品,比如洋快餐、油炸食品、含糖饮料、酗酒等,且三餐分配不合理,晚餐过于丰盛。 2体力活动少体力活动明显不足,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坐着,上班坐在桌前,下班以车代步。很多人常说“我一天到晚都很忙,哪有时间去锻炼”。殊不知,腾不出时间锻炼的人,早晚要腾出时间看病。 3疏离自然人和大自然越来越疏离,尤其是夏天空调的使用,对我们的身体非常不利。 夏天出汗本是一个散湿的重要途径,可一进到空调房间,汗给收了,该出的汗出不来,该消耗的消耗不掉,身体里势必堆满了垃圾,堆满了湿邪。 此外,有些年轻人觉得淋着雨漫步是件非常浪漫的事,不经意间湿邪也会入侵。 叁 祛湿小方法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可用以下方法除去身体浊重湿气,恢复神清气爽。 1避免潮湿的环境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如不要直接睡地板、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水分摄取要适量等。 2勤运动少动、饮食不节制及压力大,造成湿留体内。运动可以缓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试试慢跑、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健身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健身时,切忌在春天早晚绕楼散步,这在多湿、多风的春季尤其不能犯忌。 体质较弱者更要注意,春天本来就多湿、多风,楼与楼之间的风更是强劲,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人体很容易受凉,引发血压波动而导致发生疾病,这对于平时运动不足的年轻人或是老年人,更是危害大。春天的健身运动,最好选择阳光明媚、室外少风处进行。 3药材祛湿运用芳香、发汗及苦温药材,也可去湿。运用植物香气来对抗感染病,是老祖宗的智能,如南方人随身携有艾草蒲杀菌,防止感染疾病。或在端午时节,家家户户门口挂把佩兰、石菖及艾叶,取下后用来沐浴,也可消毒杀菌。 肆 祛湿中药及组方 “肠胃系统事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 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过食,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其寒凉性质。 1这些中药有助于祛湿茯苓 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赤小豆 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 薏米 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在湿气较重的季节或地区,可用薏米煮汤喝。因薏米性微寒、偏凉,所以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五指毛桃 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 芡实 芡实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有健脾除湿、固肾益精的功效。 苍术 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苍术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白术 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2试试这些祛湿组方组方一:白茅根+红枣 推荐食谱:茯苓茅根煲猪瘦肉 鲜土茯苓适量、白茅根80克、红枣10个、猪瘦肉克、生姜3片。 材料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 功效:祛湿除困、清热解毒。 组方二:黄芪+党参 推荐食谱:参芪粥 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克。 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其他材料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湿盛带来的身体不适。 组方三:茯苓+陈皮 推荐食谱:陈皮茯苓茶 茯苓5g,陈皮2g。 两者放入杯中,冲入热水,等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两者泡茶饮用,可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素材来源网络 来源:执业药师头条属于优秀的你 欢迎大家在后面留言,学习上有任何问题随时咨询 鸭题库执业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