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9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专业太乏味

但是你我也要细细品尝

因为我们都想变得更专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十二正经中的第二条静脉——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又云白肠”

大肠经经气流注的时间段是早上5:00--7:00,这个时候是排便的最佳时间。

大肠经为阳经,在阳经上,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穴的穴性就发生改变了,变成了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

大肠经从手走头,从食指甲旁商阳穴沿手臂阳面循行到面部,止于迎香穴。我们要记住经络是走向,以便于清楚顺逆补泻法;也要记住经络循行的部位,通过了解各经络循行的部位,当该部位出现问题时,我们能正确判断是哪条经络的问题,对症调理;同时要记住经络上的特殊重要腧穴,为了更好的针对不同问题,不同病症,搭配不同的腧穴方子来治疗调理。

大肠经第一个腧穴:商阳穴

位于食指桡侧指甲旁开0.1寸

大肠经井穴,属金,大肠与肺相表里,也属金,大肠属阳金,故商阳穴为大肠经的本穴。

主治:

1、清各种热症、炎症,清大肠火热:如便秘。

2、清肺热,如咽喉不适、咽喉肿痛、咽干、咽痒等

3、咳嗽、发烧

热症实证:商阳+少商+大椎,点刺放血泻火。

4、手指麻木

(商阳为阴阳交接的门户,井穴可用于急症、中风的救治)

二间穴

位于食指掌关节突起部前桡侧凹陷处。

阳明大肠经的荥穴,属水,大肠经属金,金生水,故二间为子穴。

“实则泻其子”

故,二间有泻大肠实热功效:如便秘、肠火。

三间穴

位于第二掌骨桡侧,掌骨小头后方凹陷处(靠近合谷穴)

三间为大肠经之输穴,属木。

主治:

1、喉痹(喉咙发炎)、咽中如梗、下齿痛。

2、三间透合谷穴,治疗风湿关节炎引起的肿痛的常用有效治法。

合谷穴

位于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中间之桡侧肌肉隆起处(握拳,虎口最高点处为合谷穴)

为大肠之原穴,原穴,虚实证都可用之。

“面口合谷收”,同时合谷又是止痛的大穴。

故,主治:

1、合谷有调理面口的问题,如面瘫、口眼歪斜、面部肌肉抽动、眼皮跳,牙痛、三叉神经痛。

牙痛合谷穴:(经验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交汇处,靠近骨头的交叉点,合谷穴上0.3寸左右)

(牙痛,上牙痛,找大肠经,因为大肠经走上牙。合谷+龈交穴,针合谷泻法---左病右治,

龈交穴点刺放血,不要扎到静脉青筋上)

2、合谷穴为原穴,又为气穴,虚实均可用。

肩、臂抬举不利,肩痛,可找合谷。

(手没办法前抬,大肠经问题引起,手不能梳头,为三焦经问题引起,手不能后摆,小肠经问题。问题出在哪条经上,在该条经上调理)

大肠经引起的肩痛:

新痛不久,实证,则泻之,用泻法。针扎合谷穴得气后,针提起,逆着大肠经方向下针,为泻法。

肩痛时间比较长了的,肩酸为主,为虚证:用补法。针扎合谷得气后,针提起不出皮肤,再顺着大肠经方向下针,为补法。

3、针对青春痘、皮肤粗糙、毛孔粗大:隔姜灸合谷。

4、流鼻血(合谷+天府+孔最)

5、腱鞘炎

(合谷是气穴,还可以用于诊断。合谷穴越高越鼓,说明气越越足,反之,合谷干瘪、凹陷,说明气越虚)

阳溪穴

位于:翘起大拇指,可见大拇指后,腕关节拇长、短伸肌腱凹陷处。

为大肠经之经穴,属火。

主治:

1、“目风赤烂,寒热往来”,如牙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

2、咳嗽气喘

3、脑中风

4、头痛、耳聋耳鸣

5、手腕疼痛

偏历穴

位于阳溪穴上3寸(阳溪到曲池穴为12寸)

为大肠经的络穴,络穴和原穴一样,可泻可补,虚实证都可以找原、络穴。

主治:

1、大肠实证,如牙痛、耳鸣(实则泻之)

(齿寒、怕冰冷、怕风,则为虚证,补之,用补法)

2、肩痛也可以找偏历穴。

温溜穴

位于偏历上2寸

为大肠经之郄穴,针对大肠的所有炎症、痛症。

曲池穴

位置:屈肘,肘横纹外侧,肘横纹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为大肠经之合穴,阳经合穴属土,土生金,故,曲池穴为大肠经的母穴。

“虚则补其母”

故主治1:大肠的虚症选曲池,如肩痛已久。

2、曲池为阳明合穴,脉气流注到此时,似水注入池中,故,曲池有清大肠热的作用,如便秘。

3、曲池为皮肤的大穴,上半身、肚脐以上的消炎穴,可针对过敏、长痘、荨麻疹、湿疹、瘙痒等。

(大肠与肺相表里,合穴为气穴,又是消炎穴,故:曲池+合谷,对于瘙痒等皮肤病效果快)

4、曲池还有改善感冒发烧、降压作用。

5、肘关节屈伸不利、疼痛。

手三里穴

曲池穴下2寸

手三里又称为“扭伤穴”

针对腰扭伤、落枕或脖子突然不能动等。

肘髎穴

位于曲池上1寸肱骨旁。

肘关节受伤,可针可放血。

臂臑穴

位于肩髃穴下2寸,手肘上7寸。

为手阳明络手足太阳、阳维脉之会。

主治:臂痛不得举。

肩髃穴

平抬臂时,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

中风的大穴:中风、风病,半生不遂。

中风八大穴:肩髃、百会、曲池、合谷(合谷透后溪)、风府。

禾髎穴

位于水沟旁0.5寸,鼻唇外缘下。

主治:鼻子相关的问题:鼻炎、鼻窦炎、鼻子不通。

迎香穴

位于鼻翼旁0.5寸

迎香透内迎香:针对各种鼻科问题。

聚集源头汇聚美好

分享美丽分享健康

聚源聚美——让我们一起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