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30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田原对话原创中医绝学——宇泉罐诊罐疗

用于收神安眠的五罐疗法

田原:天降大任呢,你和中医结下了这么深的渊源。

李玉泉:我就没有想过。(笑)我也没有家传。

田原:你的故事又一次证明了“久病成医”绝不是传说。(笑)这个罐儿很给力。我也做了很多“临床试验”,比如腹部的五罐疗法,我感觉就是腹部的揉脐功,失眠的人可以一试,上罐,然后“内观”一下五罐下面的气血运行,睡意就来了。我有几次就是这样睡着了,还拔出了水泡。(笑)

灸罐也很给力,暖暖的,我在涌泉穴给家人灸罐,出来的都数白色寒气和水珠儿,几天就没有了。奇妙的是,酸疼的腰也不疼了。

李玉泉:田老师也会用呀,这个灸罐也好。它能始终保持一个恒温,这就避免了用手操作,也避免了意外被烫,一紧张经络就收缩,气血就不通。本来调理时很舒服的一件事情,结果弄的一惊一乍的,就让人感觉到不舒服。

因为冷热不均衡,就要影响疗效。这个效果很好。特别是45度角度以下,对癌症的疼痛,立竿见影。我们调理的多发性转移的癌症,那个痛苦呀,腾起了嗷嗷地叫。打那个止痛针都不见效了,你给他上灸罐,十分钟以后就不疼了。

我调理最严重的,需要打杜冷丁止疼。24小时疼,不能睡觉。拔完罐了以后,只是早上5点钟起来,疼那么几分钟。医院没有办法,医院接触到的这个病号。最后就跟我到太原,就是罐疗。我这里不吃药不打针。他最后也不用杜冷丁了。

田原:中医一直在说,不通则痛。是什么造成了不通?如果我们经常过“一惊一乍”的生活,气血一定受影响。我跟一位中医大夫聊天,他说为什么中国人就那么相信西医,却不相信中医?我说因为现在的中国人,已经接受了西方文化所统帅的思维模式,快速要结果,忽视过程。比如美国大片,刺激,猎奇,就是要让观众“一惊一乍”(笑)。特别是3D电影,一辆车,刷一下冲到你眼前,吓一跳……原来我没有警惕这个,有一次请石家庄的李老看电影,没有好片子,就是美国大片,七十多的老人家在电影院里睡着了,出来却是轻轻地敲打了我一句:这样一惊一乍的电影会伤身体的。我……顿悟啊。

李玉泉:就是呀。而人受到惊吓的时候。毛孔会突然收缩,血液还没有完成循环的过程,就往回倒流,然后形成表闭,毛孔的呼吸功能就闭塞了,自然局部就要出现气血循环不通,其实是细节决定健康。生死。

所以中医背后呢,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入静,入静才能入定,才能让气血处于一个流畅的状态。如果瘀滞了怎么办?老祖宗很早就提出要“温经活络”。

温暖活络,就像春天来了,河道融化、植被生长,生命开始旺盛起来。

田原:但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每天、每小时可能都在经历恐慌、压抑、一惊一乍……所以需要养生,需要有方法维护这个快速被消耗、被刺激的生命。我觉得,这个罐疗的技术,也许只是一个载体,在它的后面,满载着中医文化和中医思维。石家庄的李老教我们揉脐法,排病通神,但就是不好坚持,边揉脐边走神(笑),反正你让我揉脐真是不容易,但是腹部的五罐却起到了揉脐的作用,就是收神、入静、内观。没办法,我们的心神太浮躁了。除了安眠还有什么呢?

李玉泉:这个五罐疗法其实来自道家的养生功,我将它融汇在罐里,这要得益于我的恩师李谨伯,老人家太棒了!回顾几千年中国拔罐儿历史,我们不应该数典忘祖。我们说,中国的拔罐儿水太深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当然还需继续努力。年,国家召开了第八届亚洲大洋洲医学大会,那个时候中国老年学学会就推荐几个项目,其中选了我的罐诊罐疗。当时要求这个罐诊罐疗,必须有现代科技的技术来认证,认证什么?认证你是科学的才能上会。必须有古老传统文化的底蕴支撑,再加上这个技术的创新。

当时我们就组织了一个科研课题,中国老年学学会郭峰主任,冯理达教授,清华大学周士渊教授,用现代科学理论来验证罐诊罐疗,是从传统中医角度,来认证罐诊罐疗的科学性。我呢讲解了解罐诊罐疗在实际中的应用,获得了会的高度认同。

传承罐疗文化普及罐疗知识

推广罐疗技能培养罐疗人才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您有两个选择:

1、您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界多一点爱。

2、您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您从未看见一样。

宇泉总部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