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5-14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由“苏州制造”向“苏州智造”转型,苏州立足实体经济打造发展样板,强化示范引领,走出了一条发展智能制造的特色之路。

目前,苏州全市每年投入智能制造发展资金超过20亿元,通过建设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实施智能制造“十百千万”工程、开展智能车间诊断服务、评选市级示范智能车间、培育国家和省试点示范项目,初步形成了“政、产、学、研、金、用”各领域单位和企业深度参与、协同推进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全市累计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7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6个、省级智能工厂3个、省级智能车间个,数量均位列全省第一。

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苏州加快智能制造的步伐。6月13日至15日,年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会议在苏州召开,来自全国最有影响力的30家晚报社长、总编辑、资深媒体人会聚苏州。作为会议承办方,苏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专题推出了“全国晚报老总看苏州智造”活动,展现苏州正在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成果。

“作为一个全国第一方阵的工业大市,苏州树立了从‘制造’向‘智造’转变的标杆!”晚报老总们先后走进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途汽车(苏州)有限公司等企业,详细了解苏州智能制造的新实践新成果,纷纷点赞智能制造和科技创新的成就。中国晚协会长、羊城晚报社社长刘海陵说:“苏州经济社会正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注重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智能制造令人印象深刻。”

碳纤维生产线量产电动跑车

嘉宾们来到前途汽车(苏州)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的企业,在多个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研发成功高性能纯电动跑车K50已实现量产,年产量达5万台。

展厅里,K50电动跑车“范儿”引得嘉宾们跃跃欲试。走出展厅,不少嘉宾开始乘坐体验。“几乎两秒内完成提速,拥有超跑的推背感,外形也是十分酷炫。”刚从电动跑车上下来的扬子晚报副总编辑刘大颖点赞这款新车型。

那么,前途汽车车间的生产线是如何打造的?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人员介绍,为前途汽车打造的碳纤维顶盖全自动生产装配线,是国内第一条预浸料模压工艺碳纤维汽车一体化顶盖自动成型装配流水线。

碳纤维全自动装配线的特点是:集备料、成型、胶合、检测等工艺于一体,在工艺及加工流程上实现了碳纤维汽车顶盖的一条龙高效批量化的生产。

“小桥流水人家是以前人们对苏州的固有印象,如今换上现代化盛装的苏州正在大步踏来。”新民晚报总编辑朱国顺说,此次走访苏州的龙头企业,可以看到苏州正通过快转型、抓创新、提质增效迈出经济发展新步伐。

现代产业体系底气很足

科技创新引领一直是苏州制造业的追求。“全国晚报老总看苏州智造”活动所到之处,苏州通过快转型、抓创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得到了嘉宾们的点赞。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总部位于苏州,在全国设立30个分公司、近百个营销服务机构,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负责海外业务,年12月1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在苏州科达,全国晚报老总们体验公司的人脸识别系统“猎鹰”,该系统也可以进行车牌识别。科达高空瞭望摄像机“站得高,看得远”,配备超长焦高清透雾镜头、星光级摄像机、大功率激光灯以及高精度重载云台,白天可视距离10km,夜间可视距离5km。

数月前,苏州科达正式发布了一款“超远视距,一眼数千米”的高空瞭望摄像机,其核心技术在于配备了超长焦高清透雾镜头、星光级摄像机、大功率激光灯以及高精度重载云台,极大地吸引了嘉宾们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