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16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写在前面的话:

一直坚持原创的《悠悠丰惠》,最近会发几篇非原创的文章,原因是,有几位我所敬重尊敬的前辈,认准了小编我,希望通过悠悠丰惠这个平台,来阅读一些文字,且有些文字还是前辈们推荐给我的,比如今天的这篇《三伏天养生,你需要知道这些》。不知道这个解释是不是说得通?

今天是三伏的第一天。三伏是一年中人体体表气血最旺盛的时候,也是一个需要避病的日,我们在日常及饮食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什么是三伏天

三伏天是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个庚日叫做中伏(10天,也有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是末伏(10天),随后季节变化开始进入秋季。

年三伏时间

初伏年7月12日-7月21日10天

中伏年7月22日-8月10日20天

末伏年8月11日-8月20日10天

三伏天话养生

文言讲,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而进入冬季以后,这些病会反复发作,“……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要“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在这个时节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另外,要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三伏天帖伏贴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贴伏贴的原理,就是要在自然界阳气最足之时,借助这个外力,通过阳性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人体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从而将人体内的寒湿驱除,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这种借力使力的方法,通常可以达到以巧破千斤的功效,因此被自古流传下来。由于现代人狂吹空调、狂吃冷饮,因此多阳虚体质。而贴伏贴刚好适合阳虚体质之人,再加上这种治疗方案,不像西药那样副作用明显,因而现在是广受欢迎。

三伏天防空调病

夏季,自然界阳气正足,温度、湿度都比较高,人体为了调节环境温度,就需要适时开合汗毛孔,将体内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外。

排汗,是人体的一种排毒过程,但空调的介入,打乱了这个过程。不仅排毒不彻底,反而是将外界的寒也一起带入到了体内,因此,这个阶段的人,很容易得空调病。

这种病,就是在夏季得风寒感冒。由于寒闭在体内,症状就是浑身肌肉痛,关节痛,头痛,无汗,食欲不振,甚至浑身发冷、发烧。因此,在夏天,还是需要出出汗的,不要因怕出汗而一直躲在空调房里。

三伏天吃什么?

1.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

2.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4.蛋白质供给需充足。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克—克。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

5、伏天吃只鸡,一年好身体。民间有谚语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

说到吃鸡,想起了朋友家的餐桌美味—丁宅土鸡煲,在上虞也是有一定名气的哦,很多人路远迢迢赶去,就是冲着她家的土鸡煲。

这种土鸡的肉更加结实,肉质结构和营养比例更加合理,土鸡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各种营养素,脂肪的含量比较低。

烹制过程中,配以各种药膳,文火炖煮。开盖后,浓浓的鸡香药香味扑鼻而来!这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土鸡煲,这些年来,已经征服了很多人的味蕾,你品尝了吗?

提前预定,每天百官城区送货,您开桌了,热气腾腾的土鸡煲送上,想想是不是很美?怎么买?价格多少?如何送货?请电联或扫以下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