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学生,学中国传统医学,用五运六气来给人诊断和治病。在一段时间里,她告诉我,她发现用五运六气给人诊病断症,简直太简单有效了,兴奋的告诉我她的发现。再过了更长一段时间,她告诉我,她发现没有什么人什么病,能逃脱五运六气的范围,仿佛世间已无病可治。 我言说,如若我们将一个对病的了解,分为四个等级的话,你现在处于的专业级别中最低的一阶,而且还长期处于瓶颈期,无法进步。 这四个层分别是,有知有识,有知无识,无知有识,略知略识。如何更解? 有知有识,是习惯用已知度未知,甚至是奉己知为真理,他知他识为谬误,奉已知为泰山,他知他识为秋叶,或以己意度他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知见障”和“执守碍”的人。 有知无识,是有天他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无法解释一小部分客观存在。而这个时候,才是一个人识知提高的开始。我们说过,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让人进步,有的学习,是让你的眼界变得越来越狭窄,判断越来越粗暴武断,所以,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客观存在时,他的视野才开始得到新的拓展,这时他的感受就是,有知无识。 无知有识,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得越深入,面越是宽广,就越是发现以前的自己在这方面其实是多么的无知,充其量只是有一些粗浅片面的认识。 略知略识,这是追求知识的人最后的状态,他认为自己站在认知对象面前,只是略微知晓一些,但这一切,仍还十分有限,还有更多的东西,期待以后能识知。 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有的人针灸冶病,有的人点穴治病,有的人按摩治病,有的人祝由治病,我遇到很多高人,可惜的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告诉我,某方面的病,基本没有什么是用他的方法治不好的。其实,我更想听到的是,他告诉,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虽能治好一部分人什么病,但是却对另一部分人什么情况下的病情,自己到现在却无能为力。 唯有无知,方可生有知,唯有知不可为,方有可为之。 上古时期,人类将昆仑天都称为混沌,这也是昆仑最古老的名字,意为“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班固《白虎通·天地》)”。 《道德经》中亦有言:“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翻译过来就是说:过大的事物和规律,是用眼睛看不到它显见的(大物者,视之不见),我们将此叫做“夷”;神仙的发出的大音,普通人是无法听到的,我们将此叫做“希”;精深微妙的事物和规律,是无法用手捕捉到的,我们将此叫做“微”。 因此,世人只有承认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超出他们认知范围的,才可能更好的认知这个世界。什么叫超出人类的认知范围?说三种声音,人籁之音,地籁之音和天籁之音。 用耳朵可以听得到的声音,叫人籁之音,它有自己特定的音域范围,超过或低于,都无法听得到,所以,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最多只能达到六合八方之感,也就是会分得清声音来源。地籁之声,则是纤毫毕现般的声音,它不是通过耳机听到的声音,而是身体感受到的声音,就如同人是一支极为细弱的芦苇,然后风吹草动,任何轻微的震动,都会波及影响芦苇。如果说,人籁是通过耳朵来听声的话,那么,地籁便通过整个身体,你甚至可以理解成每个毛孔来听声音。 地籁之声虽比人籁之声要丰富细腻,层次感强,却没有太大的本质性的区别,它的最大区别在于感染力。是的,举个例子,音乐现场,音量足够大,有节奏感,人们的情绪很容易被带动起来,是因为那些声音,不只是被耳朵听到了。这不是个最恰当的例子,却只是个能理解它感染力的例子。 天籁之音,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至远至近,至疏至密,远到几公里外的一滴露珠滴落,中到晨鸟拍翅欲飞,近到蚂蚁探头出窝,上可听九天云行风走,下可竹笋破土而生,万物皆动,万般皆静,听者如分身万千,上达九天,下至深渊,远憩山颠,近卧谷底,一时知万物情状,却不知自己到底身在何处,时过几许。 老子将天籁之音称为“大音”,并言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为:神仙之音,凡人是听不到的;最大的天象,反而没有形状。庄子则更是懒得解释,说道“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意为:你听过人籁之音,却没有听到过地籁之音,你即使是听过地籁之音,却没有听过天籁之音啊。 人们以前对昆仑天都因为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才称为混沌,意为不可知的客观存在。 那么,更多人对眼前世界的认知,是否仍处在“有知有识”的第一个阶段,习惯用已知来度未知? 如果有人问你,罗布湖除了沙漠外有什么?然后你回说有这有哪,对方再追着你问,除了之些之外呢?你最后的一个回答是“没有别的了”,还是会说“我不知道了。” 当有人和你打听一个你并不是很熟悉的人时,你会在最后结语说“我了解的就这么多了,不一定全面”,还是会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承认有未知的存在,才是我们客观评价和认知这个世界上一切人和事物的开始。 智积于有,而解于执、没于贪;道生于无,而丧于形;慧明于心,而迷于执,没于妄。 人的才智,是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我们将其称为智积于有,然而,人在积累过程中,或是因为获取的信息不够充分全面,或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偏私虚妄之念有选择的屏蔽了一部分信息,同时又放大了另一部分信息。这样越到后来,很多人就会越有知见障,越有执守碍。在这种情况下,时间越长,认知越偏激、狭窄。 我一直习惯于用网易新闻的手机客户端,前几天却卸载了,原因是当你这两天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那里
|